比较冷门的成语故事,超短_简短冷门的成语故事

       现在,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比较冷门的成语故事,超短的相关知识,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关于比较冷门的成语故事,超短的讨论,我们开始吧。

1.谁知道一些很偏僻的成语故事?

2.十个成语故事,越短小越好,不要文言文,注明出处 寓意

3.很少有人知道的成语故事

比较冷门的成语故事,超短_简短冷门的成语故事

谁知道一些很偏僻的成语故事?

       一马不跨双鞍。 人有错手,马有失蹄

       人奔家乡马奔草。 人怕理,马怕鞭,蚊早怕火烟。

       人要炼,马要骑。

       马上不知马下苦,饱汉不知饿汉饥。 马上摔死英雄汉,河中淹死会水人。

       马不打不奔,不人激不发。 马至滩,不加鞭。

       马行十步九回头。 马屁拍在马腿上。

       马看牙板,树看年轮。 马群奔驰靠头马。

       见鞍思马,睹物思人。 牛头不对马嘴。

十个成语故事,越短小越好,不要文言文,注明出处 寓意

       成语积羽沉舟

       发音jī yǔ chén zhōu

       释义羽毛虽小,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。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力量;也比喻坏事虽小,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。

       出处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臣闻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。”

       近义词群轻折轴

       成语故事

       战国时期,诸侯称霸天下。有识之士提出了两种主张,即“合纵”和“连横”。前者主张弱国联合抗击强秦,后者主张弱国跟随秦征服其他弱国。当时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魏、赵六国之间的合纵盟约十分牢固,秦国的相国张仪发觉后,便辞去职务,来到魏国,准备打算劝魏王退出纵约。

       张仪得到魏襄王的信任,被任命为相国。但魏襄王很有主见,他知道秦国野心很大,不讲信义,所以不愿联合秦国。秦王闻之大怒,一面派大军袭取魏地,一面派人暗中不断厚赠张仪财宝。

       四年后,魏襄王死,儿子哀王继位。张仪又劝说魏哀王投靠秦国,也遭到拒绝。张仪便暗中要秦国进攻魏国。魏国战败了。

       第二年,魏国又被齐国打败于观津(今河北武邑东南)。秦国又乘机攻魏,他们先把韩国大将申差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,使其他诸侯为之震惊。魏国的失败,导致了纵约国关系出现裂痕。

很少有人知道的成语故事

       1有名无实 (yǒu míng wú shí)

        出处《国语,晋语八》

        一天,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。韩宣子是当 时晋国的六卿之一,职位很高。但他见了叔向,不住地唉声叹气,说 自己很穷。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,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。 韩宣子不解地问道:“我是有卿的名,而没有卿的实际,无法跟 大夫们相比。我正为此犯愁。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?” 叔向正色道:“我就是因为你贫穷才来道贺的呀!穷,不一定是 坏事;你只要回忆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,就可以知道了!“ 叔向知道韩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,所以特地提起 了这件事。最后他又说:“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样贫困,就想到您已经 有了他那样的德行,所以才表示祝贺。不然,我只会担心,哪会再向 您表示祝贺呢?” 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,顿时愁云消散,向叔向行礼说: “多谢您对我的指教,要不我连自己将走向灭亡也不知道呢。”

       有名无实的意思是:光有空名,实际上并不是那样。

       2忧心如焚 (yōu xīn rú fén)

       周幽王是个大昏君。他宠爱美人褒姒,因为褒姒喜欢听裂帛的声音,他就将大匹大匹的丝绸撕成条。为了博取褒姒一笑,他点燃烽火台,各路救援诸侯昼夜不停地赶来护驾,才发现上当了。他对百姓重重剥削,使得天灾人祸不断,人民痛苦不堪。他又重用大奸臣尹太师,致使朝廷混乱,人心离散。

       有个叫家父的大臣非常着急,希望周幽王能有所改变。他写了一首诗说道:

       “节南山岩石垒垒,尹太师威名赫赫,人民都盯着你看。

       心里忧愁得像在火上煎熬,却不敢将你戏笑。

       王业已衰国运将断,为何你却看不见?……”

       但是周幽王不听劝谏,依然我行我素,终于被杀死在骗山脚下,西周王朝灭亡了。

       “忧心如焚” 形容非常忧愁焦急。

       (出自《诗?小稚?节南山》)

       忧心如焚的意思是:焚:火烧。心里忧愁得像火烧一样。形容非常忧虑焦急。

       3有备无患 (yǒu bèi wú huàn)

        出处《传·襄公十一年》

        春秋时,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,想重振晋国的威名,像他的 先祖晋文公一样,称霸诸侯。 这时,郑国是一个小国,一会儿和晋结盟,一会儿又归顺楚国。 晋悼公很生气,公元562年,他集合了宋、鲁、卫、刘等11国的部队出 兵伐郑。邻简公兵败投降,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,计有兵车一百辆, 乐师数名,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。 晋悼公很高兴,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,说: “魏绛,是你劝我跟戎、狄和好,又安定了中原各国;八年来,我 们九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。现在我们和各国的关系,就象一曲动听 的乐曲一样和谐。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,让我和你同享吧!” 魏绛说:“能和狄、戎和好相处,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,大王做了 中原诸侯的盟主,这是凭您的才能,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。不过, 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乐的时候,能够多考虑一些国家的未来。《尚 书》里说:“在安定的时候,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;您想到 了,就会有所准备,有所准备,就不会发生祸患。’我愿意用这些话来 提醒大王!”

       有备无患的意思是:患:祸患,灾难。事先有准备,就可以避免祸患。

       4一丘之貉 (yī qiū zhī hè)

       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,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,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

       女儿。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,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。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,杨

       惮最先向宣帝报告。

        事后被封平通侯,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,贿赂之风极炽,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,经

       常在外玩乐;无钱行贿的人,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。杨惮作中山郎后,便把这些弊病

       全部革除,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。

        但他因少年得志,又有功劳,便产生了骄傲自满,结果与太仆长荣(长荣是宣帝旧友,

       最得信任)发生意见。

        有一次,杨惮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,杨惮便说:“遇到一个这

       样不好的君王,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,使自己自白送了命,就像我国秦朝时

       的君王一样,专门信任小人,杀害忠贞的大臣,结果国亡了。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,可能到

       现在国家还存在。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,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,毫无差别

       呀!”就这样,杨惮被免职了。

        自古君王勇于改过,不信馋言者能有几人,杨惮仅被勉职,已是不幸申之大幸了。唉!

       “前汉书”:“杨惮传”的原文是“古与今,如一丘之貂。”丘,土阜也,四边高,中央低

       的土堆;貉,音鹤,俗称树貉,状似狐小,毛黄褐色,深厚而温滑,可做皮袍。后来的人将

       这两句话引申成“一丘之貂”一句成语,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,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貂

       一样,形体都是相同的。

        这成语在应用时,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,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;含有不屑一谈和

       讥诮的口吻。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,无事生非,故意与人为难,他们中间没有一个

       是好人,就可说:这批东西都是“一丘之貉”,那有一个是好人呢!

       一丘之貉的意思是:丘:土山;貉: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。一个土山里的貉。比喻彼此同是丑类,没有什么差别。

       5一字千金 (yī zì qiān jīn)

        战国末期,秦国有一个大商人,名叫吕不韦,他因在赵国经商时,曾资助过秦庄襄王

       (名子楚)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,待子楚接王位后,便被封为文信侯,官居相国。

       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,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(赵姬所生)接王位,便是历史上有名

       的秦始皇,尊吕不韦为仲父,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。

       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,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,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,

       作为他的智囊,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。这些门客,三教九流的人,应有尽有,他们

       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;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。汇集起来,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,

       提名“吕氏春秋”。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。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

       都咸阳公布:悬了赏格,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,就赏赐千金(合黄金一斤)。

        这段记载,见“史记”:“吕不韦传”。后来的人,根据这个故事,引申成“一字千

       金”一句成语,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,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,字字

       珠矶,不可多得。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,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,不但能提

       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,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,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,

       我们便可说它“一字千金”了。在近代的社会中,样样都成了商品,文章也不列外,那么我

       们说,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,稿费价格之高,相当于“一字千金”。不过,通常我们还是用

       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。

       一字千金的意思是:形容文辞精妙,不可更改。

       6一鸣惊人 (yī míng jīng rén)

        战国时代,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。他的口才很好,也很会说话。他常常用一些有

       趣的隐语,来规劝君主,使君王不但不生气,而且乐于接受。

        当时齐国的威王,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,但是,在他即位以后,却沈迷于酒色,

       不管国家大事,每日只知饮酒作乐,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,自己则不闻不问。因

       此,政治不上轨道,官吏们贪污失职,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,使得齐国濒临灭

       亡的边缘。

        虽然,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,但是,却都因为畏惧齐王,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

       谏。

       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,来表现自己的智慧,虽然他不喜欢听

       别人的劝告,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,他还是会接受的。淳于髡知道这点后,便想了一个计

       策,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。

        有一天,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,就对他说:“大王,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:其

       国有汁大鸟,住在大王的宫廷中,已经整整三年了,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,也不发生名叫,

       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,大王您猜,这是一只什么鸟呢?”

       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,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,向那只大鸟一样,身为一国

       之尊,却毫无作为,只知道享乐。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,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

       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,振作起来,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,因此他对淳于髡说:

        “嗯,这一只大鸟,你不知道,它不飞则已,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,它不鸣则已,一鸣

       就会惊动众人,你慢慢等着瞧吧!”

       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,而开始整顿国正。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,尽忠负责

       的,就给予奖励;而那些腐败无能的,则加以惩罚。结果全国上下,很快就振作起来,到处

       充满蓬勃的朝气。

       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,强大武力,奠定国家的威望。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

       都很震惊,不但不敢再来侵犯,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,都归还给齐国。

       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,真可谓是“一鸣惊人”呀!

       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“一鸣惊人”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,只要他能

       好好的运用,一旦发挥出来,往往有惊人的作为。

       一鸣惊人的意思是:鸣:鸟叫。一叫就使人震惊。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,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。

       7专心致志 (zhuān xīn zhì zhì)

       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,他的棋艺非常高超。

        秋有两个学生,一起跟他学习下棋,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。另一个却不这样,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,用不着认真。老师讲解的时候,他虽然坐在那里,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:“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,美餐一顿该多好。”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,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。

        结果,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,但是,一个进步很快,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,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。

       专心致志的意思是:致:尽,极;志:意志。把心思全放在上面。形容一心一意,聚精会神。

       8一字之师 (yī zì zhī shī)

       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《五代史补》。

        唐朝时期,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,文学艺术也很发达,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。当时,不仅诗人多,创作的诗多,而且在艺术上、内容水平上都很高。

       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,有一个诗人叫齐已,某年冬天,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,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,诗兴大发,创作了一首《早梅》诗,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。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:前村深雪里,昨夜数枝开。写好后,他觉得非常满意。

       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,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,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。于是,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,将这两句诗改为: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开。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,就不能算是早梅了。

        郑谷的这一改动,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,只有一字之改,但却使《早梅》更贴切题意了,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。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,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。

       一字之师的意思是: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有些好诗文,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,往往称改字的人为“一字师”或“一字之师”。

       9小心翼翼 (xiǎo xīn yì yì)

        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

        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,贾黄中十五岁就考中进士,当了校书郎。贾黄中为官清廉正直。他在任宣州大守时,有一年闹灾荒,百姓饿死不少。贾黄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饭,救活了几千人。他在金陵任职的时候,发现府库内藏有几十匣金银宝贝,价值连城,马上清理上报朝廷。

        宋大宗十分高兴,夸奖他说,若不是他廉洁奉公,这些前朝的宝贝一定会丢失;此外还特地召见了贾黄中的母亲,赞扬她教子有功,可以比作孟子的母亲。

        但是,贾黄中办事过分认真、慎重,遇到大事往往不能当机立断。后来他被派往外地任职,在向太宗辞行时,太宗告诫他说:“做事恭谦,小心谨慎,不论是做君的还是做臣的都应该这样,但是如果做得太过分了,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。”贾黄中死时,家中很穷,皇帝特地赐钱三十万,又给他老母亲白银三百两,以表彰他为官廉洁无私,他母亲教子有方。

       小心翼翼的意思是:翼翼:严肃谨慎。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。现形容谨慎小心,一点不敢疏忽。

       10约法三章 (yuè fǎ sān zhāng)

        出处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
        公元前206年,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,到达离秦都咸阳 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。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,向刘邦投降。 刘邦进咸阳后,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,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 良告诫他别这样做,免得失掉人心。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,下令封闭 王宫,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,随即还军 霸上。 为了取得民心,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、豪杰召集起来,郑重地向 他们宣布道:“秦朝的严刑苛法,把众位害苦了,应该全部废除。现在 我和众位约定,不论是谁,都要遵守三条法律。这三条是:杀人者要 处死,伤人者要抵罪,盗窃者也要判罪!”父老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 法三章。接着,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,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。 百姓们听了,都热烈拥护,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。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,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、拥护和支持, 最后取得天下,建立了西汉王朝。

       约法三章的意思是: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。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。

        百折不挠

       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,嫉恶如仇。

        有次,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,带进他家,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,遭到桥直的怒斥。

        不多时,官兵包围了桥家,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,迟迟不敢动手。

        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:“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?”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结果,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。

        人们称赞桥玄“百折不挠”,始终保持节操。

        3.不可救药

       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。

        凡伯不但有诗才,而且善于治理国事。

        后来,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。

        可是,周厉王飞横跋扈,枉法断事。

       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。

        凡伯直言相劝,列数朝政弊端,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。

       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,从此,奸臣出入宫廷,不把凡伯放在眼里。

        凡伯十分愤慨,写了一首诗,后来收入《诗经》。

        诗中抨击奸臣说:“作恶多端,不可救药!”

        不可救药”: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。

       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
        4.乘风破浪

       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,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,他从小就很勇敢,也很有抱负。

        有一天,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,宗悫回答道:“愿乘长风,破万里浪。

        ”意思是: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,勇往直前,干一番事业。

       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,努力奋斗,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。

        后来,人们就用“乘风破浪”来形容不怕困难,奋勇前进的精神

        乐不思蜀

        三国时,蜀主刘备死后,由昏庸无能的儿子刘禅继位。

        后来蜀国灭亡,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带到洛阳,一次,司马昭请刘禅饮酒,席间让人表演了一些蜀国的娱乐节目。

        当时跟随刘禅投降的蜀国人看后都产生了亡国的伤感,唯独刘禅嬉笑自如。

        后来司马昭问他是否怀念故国刘禅却回答说: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

        乐不思蜀: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。

        1,疑邻盗斧

        从前有个乡下人,丢了一把斧子。

       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,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。

        后来,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,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,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。

        找到斧子后,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,再留心看看他,怎么也不像贼了。

        疑邻盗斧: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、对事胡乱猜疑。

        2.揠苗助长

        春秋时期,宋国有一个农夫,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,今天去瞧瞧,明天去看看,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。

        他心想: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?

        有一天,他来到田里,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。

        一大片禾苗,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,等他拔完了禾苗,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,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。

       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:“今天可把我累坏了,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!”他儿子听了,赶忙跑到田里去看,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

        7.一字之师

       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。

       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《五代史补》。

        唐朝时期,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,文学艺术也很发达,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。

        当时,不仅诗人多,创作的诗多,而且在艺术上、内容水平上都很高。

       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,有一个诗人叫齐已,某年冬天,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,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,诗兴大发,创作了一首《早梅》诗,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。

        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:前村深雪里,昨夜数枝开。

        写好后,他觉得非常满意。

       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,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,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。

        于是,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,将这两句诗改为: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开。

        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,就不能算是早梅了。

        郑谷的这一改动,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,只有一字之改,但却使《早梅》更贴切题意了,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。

        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,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。

        杯弓蛇影

        有一天,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。

        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,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,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,他心里很厌恶,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。

        喝了之后,心里到底不自在,放心不下。

        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。

        隔了几天,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,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。

        乐广心里想:“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!”于是,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。

        原来,在大厅墙上,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。

        那把弓的影子,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,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,把这事解释给他听。

        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,病就立刻好了。

        后来人们就用“杯弓蛇影”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

        望梅止渴

        有一年夏天,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,天气热得出奇,骄阳似火,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,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,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,让人透不过气来。

        到了中午时分,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,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,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。

       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,担心贻误战机,心里很是着急。

        可是,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,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?他立刻叫来向导,悄悄问他:“这附近可有水源?”向导摇摇头说:“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,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。

        ”曹操想了一下说,“不行,时间来不及。

        ”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,沉思了一会儿,对向导说:“你什么也别说,我来想办法。

        ”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。

        脑筋一转,办法来了,他一夹马肚子,快速赶到队伍前面,用马鞭指着前方说:“士兵们,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,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,我们快点赶路,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!”士兵们一听,仿佛已经吃到嘴里,精神大振,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。

        故事出自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。

        成语“望梅止渴”,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。

        “程门立雪”这个故事,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。

        相传,一日杨时、游酢,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,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,坐着假睡。

       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,他欲不言不动,不予理睬。

        杨、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,只好恭恭敬敬,肃然待立,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。

        如此等了好半天,程颐才如萝初醒,见了杨、游,装作一惊说道:“啊!啊!贤辈早在此呼!”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。

       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,不知什么时候,开始下起雪来。

        门外积雪,有一尺多深。

        这个故事,就叫“程门立雪”。

        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,后来形容尊敬老师,诚恳求教,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

        1、自相矛盾

        有个人卖矛和盾。

        他说盾最牢固,又说矛最锐利。

        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?他答不出来,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。

        2、乐不思蜀

        三国时期,刘备占据蜀地,创立蜀国。

        他死后,儿子刘禅继位,。

        刘禅昏庸无能,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,蜀国就被魏所灭。

        刘禅投降后,魏王曹髦(máo)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“安乐公”称呼,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。

        在一次宴会上,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。

        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,都十分难过,刘禅却对司马昭说:“此间乐,不思蜀。

        ”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。

        3、 卧薪尝胆

        话说吴国与越国打仗,吴王夫差战败,其后他每天睡在干柴上,每天吃苦胆,最终以弱胜强,打败了越王勾践,这就是有名的卧薪尝胆

        4、画饼充饥

        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军队饥渴难耐,这时曹操登上高山观望声称前边有梅林,渡过军队哗变的危机,后人称这次事情为画饼充饥

        5、

        闻鸡起舞

        晋代的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,他一脚把刘琨踢醒,对他说:“别人都以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祥,我偏不这样想,我们干脆之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怎么?”刘琨欣然赞同。

       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,剑光飞舞,剑声铿锵。

        春去冬来,寒来暑往,从不中断。

        工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,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,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,又能带兵打胜仗。

       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,完成了他报效国度的愿望;刘琨做了都督,兼管并、冀、幽三州的军事,也充足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。

        6、一言九鼎

        战国时,秦国的军队团团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,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。

        平原计划领导20名门客前往完成这项任务,已挑了十九名,尚少一个定不下来。

        这时,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。

        平原君到了楚国立刻与楚王谈及“援赵”之事,谈了半天也无果。

        这时,毛遂对楚王说:“咱们今日来请你派援兵,你一言不发,可你别忘了,楚国尽管兵多地大,却连连吃败仗,连国都也丢掉了,依我看,楚国比赵国更需求联合起来抗秦呀!”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,立刻允许发兵援赵。

       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叹地说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。”

        7、舌战群儒

        东汉末年,刘表过世,刘琮投降曹操,情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。

        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去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。

        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,虞翻、步陟、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,孙权终于赞同联刘抗曹

        8、凿壁借光

        匡衡勤奋好学,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。

        邻家有灯烛,但光明照不到他家,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明,让光明照在书上来读。

       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,是个有钱的人,家中有许多书。

       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,又不要报酬。

        主人以为很奇怪,问他为啥这样,他说:“我但愿能得到你家的书,通读一遍。

        ”主人听了,深为感叹,就把书借给他读。

       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。

        9、刻舟求剑

       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(也可称为途经江的人),把佩戴的剑掉进了江里。

        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,说:"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 "船靠岸后,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,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。

        船已经走(行驶)了很远,而剑还在本来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 10、叶公好龙

       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十分喜好龙。

        在他的家里,墙上画着龙,柱子上雕着龙,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。

       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好龙,就来到叶公家访问他,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,把头探进窗户里观望。

       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,吓得魂飞胆破,脸色 都变色了,匆忙躲起来。

        本来,叶公喜好的不是真龙,而是那些画的、绣的、刻的假龙。

        11、郑人买履

       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,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,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。

        他急忙去到集市上,忘了带那尺码。

        他已经拿到鞋子,却说:「我忘记带尺码来了。

        」又转回家去取。

        等到他赶回来,集市已散,他终於没有买到鞋。

        有人问他说:「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呀?」他答复说:「我宁肯信任尺码,也不信任自己的脚!」

        12、自相抵触

       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。

        (他)歌颂他自己(的盾)说:“我这盾牌的牢固,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。

        ”(他)又歌颂他的矛说:“我这矛的锐利,关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。

        ”有人说:“用你的矛,去刺你的盾牌,会怎么?”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。

       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,是不大概同时存在的。

        13、守株待兔

       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,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。

        一天,他在地里干活,突然看见一只兔子箭平常地飞驰过来,撞在棵大树上蹬蹬腿就死了。

        这个农夫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,高兴地说:“这真是一点劲没费,白捡了个大便宜,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。

        ”他拎着兔子一边回家了,第二天,他到地里,也不干活,只守着那棵大树,等着兔子撞过来。

        结果,等了一天啥也没等到。

        他却不甘愿,从此,每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。

        他等呀等呀,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,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

        14、悬梁刺骨

        孙敬字文宝,十分喜爱学,早晚多不休息,等到傍晚困了的时,就用绳索把头发系在梁上。

        后来成为当世大儒。

        15、程门立雪

        东汉时代,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,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,看到郭林宗,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,便对人说:“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简单请到的,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,就不简单找到了。

        ”因此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,而且派奴婢奉养老师。

        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,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身煮粥给他吃。

        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,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,而魏昭就再煮一次。

        这样一连三次,到了第四次,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,郭林宗才笑着说:“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,今日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!”于是大喜,将一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,而魏昭也终成大器。

        16、拔山举鼎

        项羽在少年时代不喜好读书写字,改学击剑,也不肯好好学。

        叔父项梁很赌气,项羽说:“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。

        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,也不值得学,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。

        ”项梁于是教他兵书,他很高兴,但也只求略知粗心,不肯认真钻研。

        听说,项羽二十二三岁时,身体魁梧,体力健壮,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。

        17、杯弓蛇影

        秦王苻坚兵败后逃跑,在逃跑过程中觉得一草一木多是追兵,疑神疑鬼,最终中箭而逃。

        18、按图索骥

        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,善于相马。

        孙阳有个儿子,看了父亲写的《相马经》,以为相马很简单,就拿着这本书四处找好马。

        但是他只会照书本去找,最终一无所获。

        19、柳营试马

        西汉时期,由于诸侯权势强大,中央政权不能有用把持诸侯,晁错的削藩政策正式引发“七王之乱”,汉景帝命周亚夫发兵救梁。

        周亚夫柳营试马,切断叛军后路,断绝其粮草提供,使叛军不战自溃,周亚夫发兵乘胜追击

        20、闻鸡起舞

       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襟坦荡、具有远大理想的人。

        可他小时倒是个不爱读书的调皮孩子。

        进入青年时代,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缺少,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度,于是就奋发读起书来。

        他广泛阅读书籍,认真学习历史,于是就奋发读起书来。

        他广泛阅读书籍,认真学习历史,从中汲取了丰盛的知识,学问大有上进。

        他曾多少次进出京都洛阳,接触过他的人都说,祖逖是个能帮助帝王管理国度的人才。

        祖逖24岁的时,曾有人荐举他去做官司,他没有允许,仍旧不懈地努力读书。

        此地无银三百两:

        民间故事: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,上面留字写道: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。

        邻人王二偷走了银子,也留字写道:“隔壁王二不曾偷”。

        东施效颦:

        西施心口痛,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。

        同村的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这个样子,觉得很美,回去时也捂着胸口,皱眉蹙额,从街上走过。

        村里富人见到她这副模样,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;穷人见了,带着妻子儿女,远远避开。

       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,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。

        乘风破浪 :

       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,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,他从小就很勇敢,也很有抱负。

        有一天,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,宗悫回答道:“愿乘长风,破万里浪。

        ”意思是: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,勇往直前,干一番事业。

       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,努力奋斗,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。

        后来,人们就用“乘风破浪”来形容不怕困难,奋勇前进的精神

        自相矛盾

        有个人卖矛和盾。

        他说盾郑人买履

       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,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,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。

        他急忙去到集市上,忘了带那尺码。

        他已经拿到鞋子,却说:「我忘记带尺码来了。

        」又转回家去取。

        等到他赶回来,集市已散,他终於没有买到鞋。

        有人问他说:「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呀?」他答复说:「我宁肯信任尺码,也不信任自己的脚!」

        最牢固,又说矛最锐利。

        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?他答不出来,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。

        亡羊补牢

        有个人 他养了一群羊 有天他发现了羊走失了几只 查一查 发现是羊圈破了个洞 别人叫他修羊圈 他觉得吧 才丢几只羊 没什么好修的 终于有天他发现羊快跑光了 想修羊圈 但是太晚了

        卧薪尝胆

        话说吴国与越国打仗,吴王夫差战败,其后他每天睡在干柴上,每天吃苦胆,最终以弱胜强,打败了越王勾践,这就是悬梁刺骨

        孙敬字文宝,十分喜爱学,早晚多不休息,等到傍晚困了的时,就用绳索把头发系在梁上。

        后来成为当世大儒。

        有名的卧薪尝胆

        守株待兔

       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,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。

        一天,他在地里干活,突然看见一只兔子箭平常地飞驰过来,撞在棵大树上蹬蹬腿就死了。

        这个农夫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,高兴地说:“这真是一点劲没费,白捡了个大便宜,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。

        ”他拎着兔子一边回家了,第二天,他到地里,也不干活,只守着那棵大树,等着兔子撞过来。

        结果,等了一天啥也没等到。

        他却不甘愿,从此,每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。

        他等呀等呀,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,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

        闻鸡起舞

        晋代的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,他一脚把刘琨踢醒,对他说:“别人都以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祥,我偏不这样想,我们干脆之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怎么?”刘琨欣然赞同。

       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,剑光飞舞,剑声铿锵。

        春去冬来,寒来暑往,从不中断。

        工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,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,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,又能带兵打胜仗。

       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,完成了他报效国度的愿望;刘琨做了都督,兼管并、冀、幽三州的军事,也充足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。

        叶公好龙

       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十分喜好龙。

        在他的家里,墙上画着龙,柱子上雕着龙,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。

       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好龙,就来到叶公家访问他,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,把头探进窗户里观望。

       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,吓得魂飞胆破,脸色 都变色了,匆忙躲起来。

        本来,叶公喜好的不是真龙,而是那些画的、绣的、刻的假龙。

        一言九鼎

        战国时,秦国的军队团团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,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。

        平原计划领导20名门客前往完成这项任务,已挑了十九名,尚少一个定不下来。

        这时,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。

        程门立雪

        东汉时代,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,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,看到郭林宗,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,便对人说:“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简单请到的,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,就不简单找到了。

        ”因此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,而且派奴婢奉养老师。

        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,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身煮粥给他吃。

        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,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,而魏昭就再煮一次。

        这样一连三次,到了第四次,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,郭林宗才笑着说:“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,今日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!”于是大喜,将一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,而魏昭也终成大器。

        乐不思蜀

        三国时期,刘备占据蜀地,创立蜀国。

        他死后,儿子刘禅继位,。

        刘禅昏庸无能,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,蜀国就被魏所灭。

        刘禅投降后,魏王曹髦(máo)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“安乐公”称呼,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。

        在一次宴会上,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。

        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,都十分难过,刘禅却对司马昭说:“此间乐,不思蜀。

        ”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。

        画饼充饥

        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军队饥渴难耐,这时曹操登上高山观望声称前边有梅林,渡过军队哗变的危机,后人称这次事情为画饼充饥

        拔山举鼎

        项羽在少年时代不喜好读书写字,改学击剑,也不肯好好学。

        叔父项梁很赌气,项羽说:“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。

        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,也不值得学,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。

        ”项梁于是教他兵书,他很高兴,但也只求略知粗心,不肯认真钻研。

        听说,项羽二十二三岁时,身体魁梧,体力健壮,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。

       好了,今天关于“比较冷门的成语故事,超短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“比较冷门的成语故事,超短”有更全面的认识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,请随时告诉我。